开头我就犯了大错
上个月捣鼓了个新号,吭哧吭哧剪了三条专业讲解视频,播放量卡在200死活上不去。气得我蹲厕所刷手机时突然想明白:自己都懒得看完的教学视频,凭啥让别人看完?第二天我就把相机架厨房台面上了。
第一个笨办法:把镜头怼脸上拍
以前总爱拍产品特写,现在直接让大脸占半个屏幕。上周拍开箱电动螺丝刀,开场就扯着嗓子喊:"二十块钱的货敢标德国进口?看我不拆穿它!"你猜怎么着?播放量当天冲到了5000,评论区炸出八十多个分享同款上当经历的。
关键发现:- 说话时下巴往前顶,显得特较真
- 骂产品别骂人,脏字变"好家伙"
- 背景故意留半个脏碗,有人就爱数碗里几个菜
第二个损招:字幕比台词更狠
前天拍便利店避雷,嘴里说着:"这款饭团馅料还行...",屏幕上啪啪弹出血红大字:"扒开就三粒玉米!骗钱!" 剪片时自己都笑喷了。结果24小时破两万播放,两百多人追着问"到底哪家店"。
特意蹲守到凌晨看数据,发现:
- 带冲突字幕的画面,观众平均多看8秒
- 弹幕最爱复制我的毒舌字幕
- 骂得越具体,评论区晒同款的人越多
第三个邪门技巧:片尾挖新坑
昨天拍完手机壳测评,五秒突然掏出同款不同色:"刚发现商家寄错颜色了!",视频戛然而止。今早起床吓一跳——七百多条追问后续的,还有二百多人吵"蓝色比黑色好看"。
现在每个视频结尾必须留钩子:
- 故意翻出产品隐藏缺陷
- 假装突然收到快递打断拍摄
- 突然问观众"你们觉得我该退货吗?"
这仨土法子折腾两周,新号从日均200播放飙到1.5万。昨天顺手把旧视频开头都重剪了,加了个掀桌怒吼的镜头,三条死透的视频突然复活涨了三千播放。原来流量密码就是:把自己活成行走的表情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