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个月折腾网约车小程序差点掉坑里,今天必须把实操流水账给大家唠明白。照着我踩的坑走,保准省五万起步。
阶段一:撸起袖子干前先磨刀
早起灌了两杯咖啡,哐当打开电脑就开始搜“怎么弄网约车小程序”,结果满屏广告看得眼晕。干脆自己列清单:用户打车、司机接单、后台算钱、地图漂点这四个最核心。打开抽屉翻出吃灰的流程图本子,拿红笔歪歪扭扭画了个下单箭头:用户戳屏幕→司机手机响叮当→地图上两个头像往中间凑→付款完事。
- 司机端:死活要加“听单开关”,学老师傅吐槽:“半夜睡觉谁来单子吵醒我揍谁”
- 计价器:把1块钱燃油附加费标得比脸盆大,省得乘客投诉
阶段二:注册名差点被卡死
跑去微信公众平台注册“快驴打车”,系统秒回:“该名称与知名品牌相似”。改“闪电驴”又说涉嫌夸张宣传,气得我蹲阳台抽完半包烟。用“胡同口打车”这种土名才过审,光认证材料就来回传了3趟,手持身份证照片拍得像通缉犯。
阶段三:拖组件拖到手抽筋
翻出三年前买的某平台模版,结果地图定位漂移二里地。骂骂咧咧换成新SDK,按文档塞进代码里——司机位置突然卡成PPT。熬到凌晨三点发现要调地图刷新频率,改成5秒刷一次才顺溜。支付按钮更邪门,测试时死活弹不出收银台,原来忘绑商户号,白瞎两天查BUG。
- 乘客端:定位图标换成驴头,省了设计师钱
- 订单页:手动加了个“催单”炸弹按钮,点完司机端会震动到发麻
阶段四:拉邻居当小白鼠
楼下理发店王叔第一次用就翻车:手指太粗总误触“紧急报警”,害得我半夜接公安局电话。赶紧把按钮缩小加确认弹窗。更绝的是刘婶叫车去菜市场,司机开到一半订单消失了——原来是30分钟自动取消,连忙改成2小时。
阶段五:上线才发现要“补裤裆”
正式开放那天涌进两百人,服务器直接躺平。加急买了流量包才救活,临时多砸三千块。推广更心塞,印的五百张小广告贴胡同口,第二天全被市容撕光。改发微信群红包,配文案:“打驴车立减五块!”,当天订单直接破百。
现在看这破小程序前后啃了47天,没找外包省了八万六,但头发白了一撮。昨天还有司机投诉说听单提示音像驴叫… 算了,下周改个布谷鸟声试试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