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个月帮朋友搞新咖啡品牌的推广,结果折腾得够呛。本来想着弄点好看的海报,拍几个高级视频往网上一扔就完事儿了,结果?钱花出去连个水花都没见着!正蹲咖啡馆门口抽烟犯愁,隔壁做卤肉饭的王老板凑过来一句:“老弟,你这玩意儿跟洒传单有啥区别?”好家伙,一棍子给我敲醒了。
1. 闷头砸钱,根本不知道砸给谁看
刚开始那会儿劲儿特足,找了个设计工作室哐哐做了三套视觉,朋友圈广告一天投五百块钱。朋友圈广告后台数据倒是好看,“曝光量10万+”闪得我眼花,结果进店的客人一问,十个里八个说没见过广告。后来蹲店门口观察三天才搞明白——我家咖啡定价三十五块一杯,但店门口路过的大多是去买菜的阿姨!连用户是男是女都没摸清就开始砸钱,纯属往水里扔硬币听响儿。
2. 自己嗨上头,客人看完扭头就走
第二次学精了,专挑写字楼电梯投屏广告。跟拍电影似的搞了个一分半钟短片:咖啡豆从南美庄园采摘开始拍,烘焙机转了二十秒,咖啡师慢动作拉花…自认为艺术感爆棚。结果试播那天在电梯里盯着上班族看反应,人家要么低头刷手机,要么盯着楼层数字念叨“怎么还没到”。王老板边啃黄瓜边点评:“谁大清早看你种豆子?不如直接写‘第二杯半价’加个二维码!”
3. 到处露脸儿,露完就消失
听人劝吃饱饭,立刻整了七张优惠券设计图,小红书、抖音、公众号全撒了一遍。头两天真来了几波年轻人扫码领券,台小妹手忙脚乱。可优惠券有效期就三天,活动结束账号立马停更。隔周有个姑娘拿着过期券来问,我只能赔笑脸送杯拿铁。人家出门就跟同伴嘀咕:“这店还在不在?”得,钱花了还落个跑路印象。
4. 网红说好就是逗我
第三周狠心掏八千块钱找了个本地美食博主。那姑娘举着咖啡杯拍了九宫格,文案吹得跟喝了能成仙似的。结果评论区画风是这样的:
“姐你又接广子了?”
“上次推的火锅店拉肚子三天”
“地址都不写让粉丝猜谜吗?”
当天来了两桌人,全是博主自带的摄影助理——喝的还是免费赠饮。
5. 学别人搞情怀结果翻车
急眼了,想学大品牌讲故事。熬夜编了个“00后放弃百万年薪开咖啡馆”的文案,还让朋友捧着咖啡杯在夕阳下拍了背影照。刚发出去三分钟,他大学室友在底下留言:
“你啥时候年薪百万了?上月不还找我借两千交房租?”
好家伙,秒删!差点把店名改成“吹牛咖啡有限公司”。
被现实抽醒后干了五件土事儿
彻底没招了,周末搬个小板凳坐店里当收银员:
- 逮着买单的人就问:“您从哪儿知道咱店的?”——这才发现七个客人里有五个是看外卖平台找来的
- 厚脸皮跟着顾客偷听聊天——听见人家抱怨椅子太硬、WiFi密码贴太高、甜品齁甜
- 把王老板卤肉饭的二维码贴我们柜台——他给店里每杯咖啡减五块,硬是把中午吃饭的白领拽进来
- 在店门口立了块黑板手写“新客扫码领糖包”(扫码是进群)——两周愣是攒了三百多人
- 每天下午三点在群里扔五个免单名额——中奖的必须带新朋友一起来,群里天天跟抢红包似的热闹
就这些土得掉渣的招数,反而把月流水从两万干到了八万。现在台小妹天天嚷着要加人,王老板也乐呵呵给我们提供员工餐——卤肉饭配咖啡的奇葩套餐,卖得居然还挺
踩完这些坑算是明白了:什么高大上策划都比不上在店里多站几天。前几天还有策划公司打电话问要不要搞联名,我直接拍了下卤肉饭的锅:“看见没?咱现在玩的是混搭风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