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咱们唠唠本土品牌推广那点事儿。去年我自个儿搞了个手工香薰牌子,砸了三万块推广费,结果愣是连个水花都没见着。蹲家里琢磨了俩月,终于把这四个要命的坑给刨出来了。
第一步:瞎找KLL,钱全打水漂
刚开始想着得找人带货,刷刷朋友圈看到个小姑娘,粉丝五十多万!赶紧掏钱让她推我家香薰蜡烛。好家伙,发完贴第二天掉粉二十万,一问才知道丫的粉丝全是买的僵尸粉。气得我三天没睡人家连账号都删了跑路。
踩出来的经验:- 别光看粉丝数,得扒拉她每条评论是不是真人
- 找那种专门测家居用品的素人更靠谱
第二步:学大牌装洋气,结果四不像
看人家国际大牌海报都是性冷淡风,我也整个全黑包装+英文logo。结果我妈拿着包装盒问我:"这卖煤球的?" 更绝的是顾客扫码发现英文写的竟然是"柴油发电机使用说明"——淘宝九块九买的翻译插件害死人!
连夜把包装改成青花瓷纹样,瓶身大大方方印"祖传桂花香",销量蹭蹭涨。老顾客说:"早这样多上次当柴油味买回去,熏得我家猫三天不进门。"
第三步:产品没整明白就开吹
蜡烛点起来噼里啪放鞭炮似的,有个大姐差评说"点完以为家里进土匪了"。更绝的是香薰扩散器,开到最大档能把纸巾吹到天花板跳舞。就这破质量还敢卖399,现在想起来都脸红。
血泪教训:- 新品先塞给七大姑八大姨用半个月
- 差评里说的毛病连夜改
- 宁可少卖十单也别收一个差评
第四步:推广内容假得要命
学人家搞什么"北欧设计师联名款",设计师是我表弟美术大专刚毕业。最离谱的是宣传图,P得连亲妈都认不出来。有老顾客回访说:"实物拿到手以为发错货,你们文案写檀香,闻着像洗洁精。"
后来干脆直播翻车现场:直播烧蜡油滴到桌上,当场拿菜刀刮桌子;展示香薰机漏水,直接抄拖把擦地。结果弹幕全在刷"真实",当天卖断货三款。
现在店铺起死回生,总结起来就这四句大实话:别迷信网红数据,包装别装洋蒜,产品不好先别吆喝,越真实的翻车现场越招人稀罕。上个月纯利润终于过万了,回头看看那些学费,真是一个坑都不能少踩!